每组训练动作都不该做到力竭?无论健身新手或老手都该了解的10大训练QA

经历百般挣扎,你还是做出了正确的选择:决定多运动来维持身体健康。那么下一步呢?你希望每次流的汗都能够得到回报,你希望每次痛苦的肌肉痠痛都是让你更茁壮的证明;这些都包含了健身前后的饮食调整、课表的安排、了解肌肉纤维的运作等等,无论你是刚踏入健身房的新手或是已经有规律课表的老手,我们今天将请Pure Physique Gym老闆,Pure Physique 的作者专业健美先生麦克(Mike Lipowski)来为大家解说十个健身界的大哉问,了解运动时你该知道的关键要素!

每组训练动作都不该做到力竭?无论健身新手或老手都该了解的10大训练QA

1.锻鍊完我的肌肉该痠痛多久才算正常?

因人而异。一个人的健身水平与锻炼的强度相结合,将决定某人将经历的酸痛程度。麦克说:「锻鍊后的痠痛因人而异,但平均而言,大多数人在锻炼后会感到痠痛一至三天。」不过,也有一种延迟性肌肉痠痛,是在锻炼完成后24至48小时逐渐增加的,这也是属正常现象,代表你的课表锻鍊的肌肉在你原本的肌肉舒适区域之外,不是什么坏事。虽然锻鍊后身体会感到痠痛是正常的,但麦克也告诫新手们,不要用痠痛来衡量锻炼效果:「如果你用一隻脚站一个小时,腿可能会真的很痠对吧?但这是一种有效的锻炼方法吗?绝对不是。」

训练后肌肉会痠痛正常吗?这是一种延迟性痠痛大概会持续1-3天!

2.运动完我该吃什么?

蛋白质。所有健身老手都知道,蛋白质对于帮助修复和生长肌肉非常重要,因此,在运动前后 30到60分钟内,会建议饮用可快速消化的乳清;不加工的食品如鸡肉、瘦牛肉、火鸡和鸡蛋也是不错的选择。至于摄取量也是需要注意的,你的体重将决定你能消耗多少蛋白质。对于大多数男性来说,20至30克是一个不错的范围,也有部分人会希望在40克范围内。女性的平均体重通常在 15至25克之间。在主餐的选择上,也可以加入能快速吸收的碳水化合物,而对于自我要求严格的人在平时饮食会尽量避免碰到糖、麦芽煳精,在运动后其实可以不用忌讳,因为它们可以帮助将蛋白质和氨基酸更快地传递到肌肉上。尽量让蛋白质与碳水化合物的比例为1:2或1:3,且脂肪含量低于6%。”

健身老手都知道蛋白质能有助于肌肉的修复与成长!

3.只要达到一定的运动量,我就可以随心所欲大吃?

真的不可以。通常努力训练以弥补不良饮食的人们最终会精疲力尽,他们的锻炼也变得无济于事,这对于有目标性锻鍊的人来说,绝对是双重打击。当你的饮食超过身体每日该摄取的热量时,即使只是一点点的卡路里,也会变成脂肪囤积在你的身体裡。运动虽然可以多少弥补一些额外的卡路里,但如果你查一下消耗那么一点热量而需要做的运动有多少,你绝对会吓一跳!当你尝试燃烧掉这些多余的卡路里,只会加剧你身心上的压力,并让恢复体态更加困难。

4.我每个动作到底该做几组才够?

首先,先让我们了解一下什么是TUT 。TUT是Time Under Tension的缩写,即肌肉在紧张状态下的时间, 意思是,在一组负重状态下,你的肌肉保持持续紧张的总时长。这包括在向心阶段(肌肉缩短)、肌肉收缩顶峰状态,和离心阶段(肌肉伸长),以及肌肉伸长停留保持的时间。所以,如果你进行一组10次的训练,一次进行3秒才能完成,那么你的肌肉将经历30秒的 TUT。节奏决定了你的 TUT ;如果你用3/1/3的节奏举哑铃(往上举3秒、在顶点处暂停一秒钟,然后放下需要3秒)进行7组,则你的 TUT 为49秒。组数与你需要的TUT有关。”如果重量足够重,吸收快肌纤维的最佳范围通常在20到45秒之间。溷合肌纤维的目标是45到70秒;而60到90秒则是慢肌纤维的理想选择。还是一头雾水的话,那就快点去谘询专业的建议吧!

延伸阅读:TUT为何可更有效率的增肌?

5.减肥是不是就一定要做有氧运动?

不见得。健美专家麦克说,如果你能从有氧运动中获得心理满足,并且喜欢释放内啡肽的感觉,那么就继续做吧!但是无氧运动对于减肥不是必需的,减肥的关键仍然在于热量摄取。实施5至10分钟的高强度间歇训练(将高强度的训练与低强度的训练相结合)将有助于刺激新陈代谢并刺激体重减轻。他解释说:「有很多有效的运动不一定要在跑步机或飞轮上,包括波比跳、跳绳和原地爬山等等。」

延伸阅读:疯狂有氧真的可以减脂吗?这几个问题要搞清楚

想要有效率的减脂就必须要进行有氧运动吗?

6.每次锻鍊一定要做到肌肉疲乏力竭吗?

错。由于身体是适应性有机体,一旦适应了某些事物(甚至是力竭),你就很难感受到运动其中的好处。麦克自己也承认:「多年来,我经常训练每项运动都追求力竭,而这也导致了瓶颈。应该要适当地感受身体锻鍊时的感觉进而调整,这样自己也不会对身体提出太多要求。你仍然可以以六到八周为一个周期将自己锻鍊至肌肉力竭试试看,然后再降低强度并增加运动量一至两周。反之亦然,如果你从不会感到肌肉力竭的话。」

延伸阅读:力竭的三种形式你不可不知道!

7.我应该多久更新一次我的运动课表?

这取决于你的身体状态。麦克说:「我建议初学者每两到三个月更改一次课表,我喜欢把它比喻成丢棒球,一开始虽然感觉陌生、笨拙,而且会消耗很多精力,但是随着你对固定的课表变得更熟悉,你也会更加熟练。举重也是相同的道理。改变得太快可能会使人失去获得肌肉的好处。」中级和高级举重运动员应计划每三至六周更换一次常规饮食,以免出现瓶颈。你仍然可以在每次锻炼期间进行一些微调,不要改变整个程序,而要改变锻炼顺序;例如,在进行上肢训练时,你会先举哑铃再做胸推,你就可以在下一周改变它们的先后顺序,给身体不同的刺激。

延伸阅读:重训课表更新前的4个自我评估技巧

8.增加整体力量的动作有哪些?

深蹲、硬举、肩推、腿部推举和卧推,但麦克倾向于从运动的类型、而不是特定的运动角度来研究。他说:「与任何五个单关节练习相比,任何五个複合式训练都会给你带来更大的收益。」上述提到的五个动作它们确实触及每个主要的肌肉群。但是与单关节运动相比,任何複合式的动作都将涉及更多的肌肉群,并对提昇全身的力量有更大的作用。这些动作不是不好,但它们更适用于当你缺乏特定区域的力量时。

提升肌力该做哪些训练?麦克倾向于从运动的类型而不是特定的运动角度来研究。

9.我的锻鍊到底该持续多久?

一般建议为30分钟的「最大努力时间」。而这当然取决于你的身体适应习惯及作息,加上暖身和休息前后也会将时间拉长。只需要掌握一个原则,当你决定动起来的时候,就全力以赴,不要偷懒或是挑软柿子吃!

10.我该消耗多少热量才算正常?

因人而异。决定热量摄取的因素有很多,包括年龄、性别、生活方式、身高和运动习惯。 有许多方式可以计算,例如TDEE等网站都有提供线上虚拟测量,但当然最好的是能够亲身谘询专业的建议。

本篇文章由「健身工厂」授权刊登

责任编辑/David

上一篇

运动训练前唤起中枢神经系统 将能有效的提高运动成效的绝佳技巧

下一篇

完美提升跳跃能力的5个关键性训练动作

你也可能喜欢

评论已经被关闭。

插入图片
返回顶部

微信扫一扫

微信扫一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