卧推的进阶与退阶动作是什么? 搞懂才能安排避免受伤的课表

无论任何人,在运动训练追求更好的表现与成绩之前,最重要的就是避免受伤。以下守则是美国肌力与体能训练教练布兰登.李瑞克 (Brendon Rearick)在《好教练的养成之道》书中针对教练或训练师们,说明如何遵循「避免受伤」的原则来改进训练课程安排,例如拿捏训练的「退阶」和「进阶」,并与学员建立起信任、快乐且积极的关係。

卧推的进阶与退阶动作是什么? 搞懂才能安排避免受伤的课表

如果客户(以下「客户」皆指学员)因为教练的课表而受伤,没有变得更好,相对也不会在康复后支付教练费用。为了避免这种最糟的情形发生,我们要承担完全的责任,在训练环境中有任何受伤的状况,都是我们的错误。用这种心态来为客户拣选适合的运动,不但能带来进步,也不会造成伤害。

复健与健身没有差别,只是训练的退阶或进阶

撰写这本书时,我很希望复健专业人员也有机会看到。如果你是复健专业人员,请别误会这项守则。我深信复健与健身专业人员都是必要的。没有人能取代对方的工作。

即使这些专业是独立的,且有时不一致,但他们还是可以互相分享有关于拣选运动、设定标准与建立最终目标的心态与词彙。启发众人这个观念的应归功于物理治疗师查理.温格洛夫(Charlie Weingroff)。

真实世界中的例子有下面几种。调整胸椎,就是垂直推拉的最低退阶动作;如果脚踝是限制因素,那么徒手按摩小腿与活动脚踝,则是高脚杯蹲的最低退阶动作;恢复髋关节的活动范围,是单脚硬举的最低退阶动作。

这些「健身」的被动形式,是运动的最低切入点。

如果你是复健专业人员,可以跟知道如何从基础建立动作模式的训练师一起合作;如果你是训练师,可以和专业复健人员一起合作,他们将运动与健身视为客户的最终目标。而他们安排的复健活动,则是「健身」中最容易完成的动作。

我想再次强调:建立你的转介团队,并向他们学习。

在复健环境中与健身房裡完成的事物都是训练

记住,在复健环境中与健身房裡完成的事物都是训练。问题只是它属于训练光谱中的哪一边,是进阶动作,还是退阶动作呢?如果你在训练一个 12 人的团体,成员的年纪与能力各异,而你在课表中安排了槓铃卧推,他们的进阶与退阶动作可能如下:

● 两个人以一倍半体重进行槓铃卧推,次数是 5 下或者更多。

● 四个人学习槓铃卧推。

● 三个人进行哑铃卧推,这样肩膀活动的自由度会更好。

● 两人使用滑轮做胸推(一位刚受伤康复,另一位是 80 岁长者,不想要也不需要使用槓铃或哑铃的固有风险)。

● 一人伸展且用软球放松胸肌,并以壶铃进行肩膀稳定度训练。

每个人在做的都是卧推!他们做的是最适合自己的版本,而这些动作分布在复健至训练的连续光谱中。

如果我们的训练,都是以相同的动作模式为基础,且当我们知道什么样式较为简单(退阶动作),什么样式较为困难(进阶动作),就能确保没有人会被阻挡在外,没有人会脱队,没有人会受伤,每个人都会成功。

槓铃卧推

8 种动作是矫正运动也是热身

这是我最近在 8 人以上的团体课程中,学到的最重要守则。所有的肌力训练或运动员动作,都可以被分为 8 种动作:

1. 推

2. 拉

3. 阶梯:水平上升或下降

4. 弓步:任何方向的质心改变

5. 铰链

6. 深蹲

7. 反核心(伸展、旋转与侧屈)

8. 两点间的移动

适当地热身,让身体做好准备,再执行上述动作。我最常用到的热身训练是:

● 肩膀地面滑行、棒式时钟、棒式碰肩

● 划船、拉开弹力带、面拉、肩胛悬垂

● 使用弹力带进行仰卧髋屈肌伸展、单跪姿髋屈肌伸展维持

● 四足跪姿髋伸展、单腿桥式、徒手等长分腿蹲

● 碰脚趾、仰卧放腿、髋关节铰链

● 四足跪姿髋摇摆、深蹲矩阵:碰脚趾式的深蹲、分腿蹲、侧蹲、斜蹲。

● 鸟狗、爬行、棒式

● 蹦跳(单脚起跳离地,接着双脚落地)、侧併步、绳梯、负重走路、雪橇

在磙筒上进行单腿桥式

每一天,我都会运用到上述热身训练的不同组合在每一位客户身上。

如果客户需要这些训练,它就成为一种矫正运动,改善他们在特定动作上的表现。

如果客户的动作很好,不需要做任何矫正,那么上述这些动作可以当作是热身,帮助他们的身体做好准备,可以更快速地移动、跳得更高、移动重物与丢掷。没有人能因为地板滑行、仰卧放腿、碰脚趾、桥式或鸟狗式,就能跑得更快或变得强壮。

你希望运动员更快,训练他们跑快一点。

想要客户变强壮,让他们举起或移动重物。

在为每个客户安排不同的热身活动前,请记住他们需要相同的东西:8 种动作。只是他们进行的目的不一样,把它当作是矫正运动,或者当作热身。

资讯

• 文章摘自脸谱出版,布兰登.李瑞克着《好教练的养成之道:从如何指导、安排课表到打造成功职涯,健身教练都该懂的105条关键守则》一书。

【本书特色】

要成为一位真正的「好」教练,拥有训练技术是不够的,你还需要懂得「这些事」。

从如何指导、如何设计课表,到如何让教练成为你的终身职业 ── 从年轻到资深、从一对一到团体教练、甚至健身房经营者都受用的关键心态与观念, 所有想以健身教练为志业的人必读!

• 更多《好教练的养成之道》资讯 请点此 

《好教练的养成之道》

责任编辑/Dama

上一篇

训练时肌肉痠痛、疼痛差在哪? 美国教练分别提出正确处置方桉

下一篇

在家也能练出黄金倒三角!4招有效练背居家训练

你也可能喜欢

评论已经被关闭。

插入图片
返回顶部

微信扫一扫

微信扫一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