谈到进步,最重要的是持续不懈,而疼痛是持续不懈的对立面。你知道面对不舒服、痠痛和疼痛要用不同方式吗?如果有某项运动让你疼痛了,明智的反应是:不要做了。美国肌力训练教练提醒,「没有痛苦,就没有收获」是种过时与危险的心态。

继续讨论之前,美国肌力与体能训练教练布兰登.李瑞克 (Brendon Rearick) 在《好教练的养成之道》一书中,区分了「不舒服」、「痠痛」还有「疼痛」,下文皆为的他的观点。
很自然地,运动会让人不舒服。运动后身体疲惫,肌肉痠痛,还会显露出心理脆弱之处,这些都让人不舒服。我可以接受客户在 1 至 10 分的「不适」量表上打 8 分,但不能接受他们在「疼痛」量表上有「0」以外的分数。在下列图表中, 美国物理治疗协会(American PhysicalTherapy Association)条列出痠痛与疼痛的差异。

当客户在训练时有疼痛的感觉,你应该从信任的人际网络中,寻求物理治疗师或复健人员的协助。经过医疗专业人员的检查之后,你可以与他们合作,选择适合的运动模式来继续训练其他功能正常、不会疼痛的部位。
如果某个人肩膀疼痛,他还有另一隻手臂、两条腿与核心,心血管、神经与呼吸系统也都正常运作。客户持续训练,除了生理上的好处,心理上也会有所收获。你能帮助他们,不要把注意力放在受伤这件事情上,而是专注于他们拥有的机会。跟我一起想像这个场景:
你的客户热爱举重。这件事能帮助他们管理压力,对生活有掌控感。这也是静心的一种形式。
某天,客户进行硬举,从地板上拉起重量时,下背传来尖锐的疼痛。你知道这不能置之不理。
你建议他看医生后再训练,经过核磁共振检查,发现他有一个椎间盘受损。
客户从容面对,持续训练其他没有受伤的部位,也积极进行物理治疗。
他坚持再次尝试硬举,因为这是他热爱的运动项目。
做为教练,你需要询问下列问题:
● 你需要再次进行这项运动吗?
● 你有能够进行这项运动的可动部位吗?
● 你愿意以不同方式进行这项运动吗?
● 你能承受再次受伤的风险吗?
● 你是否接受再次进行这项运动并不是个好主意?「没有痛苦,就没有收获」是种过时与危险的心态。疼痛是大脑发出的警告,要我们停止正在做的事并重新评估,就像是车子的引擎灯号一样。
如果你发现客户在两组训练间一直搓揉身体某部位,每次跑步后都会伸展小腿,或是在卧推之后,脸部表情扭曲地转动肩膀,你应该询问他是否会疼痛。
这个问题的答桉,只有是或不是。
「没有痛苦,会有更多收获。」

责任编辑/Dam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