跑步到底该不该做肌力训练?它是最后3公里的关键

对于长跑是否要肌力训练,已经是吵了超过50年的话题。虽然多数的书籍及研究,已经认为肌力训练是长跑训练的必备训练之一,但是多数人还是认为肌力训练会造成肌肥大,让长跑的时候增加身体负担而无法跑更快。事实上,体重增加反而会增加跑步经济性,过轻的体重跑步经济性反而较差。

跑步到底该不该做肌力训练? 它是最后3公里的关键

重点整理

■ 仅以徒手肌力训练,最多加上弹力带为主的训练方式应该修改。

■ 对于没进行过任何肌力训练的跑者,一开始徒手训练会有一定效果;但几个月后,这样的训练已无法对身体产生足够刺激。

■ 「肌力及跑步训练是相互排斥」的论述是错把初期研究当结果。

■ 影响长跑运动成绩的因素可简单分为能量系统及神经肌肉系统,其中神经肌肉系统训练在世界被长期忽略。

为什么要肌力训练?

菁英选手看起来都非常精瘦,更加深长跑不需要肌力训练的印象。多数长跑者对于肌力训练,多停留在健身房裡肌肉线条粗旷的刻版印象,事实上,肌力训练不是要跑者举起跟那些肌肉男一样的重量,而是根据自身体重的倍数来衡量。

肌力训练到底种不重要呢?结论应该是超级重要,而且文献已经多到跟山一样高了。肌力训练已经比以往更加被重视,但是世界跑步训练营或是跑班,都还是以徒手肌力训练,最多再加上弹力带为主要训练方式。这跟我们认知的肌力训练有非常大的差距。

常见的几个肌力训练评估标准,一个好的运动员至少要能深蹲1.5倍自体体重(1RM),卧推1倍体重,当然肌力训练不只这些项目,现代对于运动员的要求已经跟过往不同,要有力量、速度要快、灵活度要够。

一个好的运动员至少要能深蹲1.5倍自体体重(1RM),卧推1倍体重

肌力训练对于长跑运动的好处,可以降低跑步的疲劳、增加下肢刚性(Stiffness)、增加神经肌肉的整合性(现在这个能力被认为是耐力运动好坏的两大要素之一,另一个为能量系统)。要有好的运动表现,势必要做肌力训练,而徒手肌力训练对于神经肌肉整合的刺激会不足够,等于少了一个可以帮助运动表现的能力。

有研究将18 名10 公里能跑在40 分钟左右的运动员分组,一组进行原本他们旧有的课表,一组则请教练让他们一周做2次肌力训练,经过8周的训练过后,有进行肌力训练的选手,在10公里的测验平均进步了65 秒。而以赛道上表现来看,成绩能进步的主因,来自最后3 公里能够维持原本或是更高的速度完赛。因此对于想要在长跑上能够有好表现的人,应该要有合适的肌力训练计画。简单的分腿蹲、桥式棒式对于初学者有效,但是运动一段时间的跑者并不适合这样低度刺激的训练。

肌力训练对身体产生的改变

长久以来,耐力运动者对于是否该肌力训练,一直争论不休。虽然多数的跑步书籍,已经将肌力训练纳入训练的一环,但多数为徒手负重的训练。对于没有进行过任何肌力训练的跑者,一开始徒手训练是会有一定效果,但是经过几个月后,这样的训练已经无法对身体产生足够的刺激,让身体的肌肉更加强健。

耐力运动是否该逐渐进行较高重量的肌力训练,我们可以从肌力训练对于身体产生的生物适应来探讨。身体面对外来的刺激,会造成细胞内DNA 节录不同基因片段,进而产生相对应的蛋白质以及改变身体细微结构来对应,进而对耐力运动表现产生影响。

根据研究,当进行2 周以上的肌力训练后,身体会对肌力训练开始产生特定的生物适应,而这些生物适应跟跑步等耐力运动产生的适应机转并不相同,肌肉的直径及整体重量都会增加。更多的肌肉量也就更能产生更大的力量,也就需要更重的训练重量,来对这些肌肉产生足够的刺激。而一般而言,单纯的耐力运动训练,并不会产生这样的肌肥大作用(仍然有但是没有这么明显) 。

进行2周以上肌力训练后,身体会对肌力训练产生特定的生物适应,肌肉的直径及整体重量都会增加

肌力训练只是盖房子的动作,除非你做的运动是健力、健美,否则较大肌力是无法转化成为专项运动的成绩,仍然要进行专项转化的训练。跑步需要需要推蹬、稳定核心、落地需要稳定的骨盆,这些都需要有一定的肌力去做维持,能更征招出最多的肌肉一起出力,势必能创造更好的成绩,同时透过肌力训练,可以在长跑的过程中避免肌肉疲劳(撞牆)。

如果只进行有氧训练,身体的肌肉得到不同刺激,会努力增加肌肉内的代谢酵素及粒线体数量,让身体可以快速产生跑步所需要的能量,同时增加微血管密度,让肌肉组织可以顺利进行新陈代谢。一直以来,为数不少的教练及从事耐力运动的运动员,都认为进行肌力训练,会危害到他们长跑的表现。

迷思:肌力训练跟耐力训练互斥

1970年代,大学教授Robert Hickson 在长期跑步之后发现自己的肌肉量下降,于是做了个研究,发现跑步会对肌力成长产生负面影响。这样的研究结果开始在跑步圈流传,认为肌力及跑步训练是相互排斥,有氧训练也应该要跟无氧训练分开。

跑者不该练太多重量训练,增加肌肉会让跑步的负担更高,会影响跑步成绩已经变成多数跑者的信条。但是Hickson 后续的研究发现,经过10 周的重训,跑者可以在Vo2Max(最大摄氧量)的强度下,多跑12%的时间。

Hickson后来又找了长期进行跑步训练的跑者,让他们接受10 周的实验,实验组每周额外进行3 次肌力训练,原本的跑步训练继续维持,结果发现这些有进行肌力训练的跑者,跑步成绩进步13%。而为何一开始Hickson的研究耐力运动跟肌力训练会互斥? 经过分析实验设计,发现可能是过度训练导致恢复不足,而非肌力训练会危害到耐力运动。

经过10 周重训,跑者可以在Vo2Max 的强度下多跑12%的时间

Marathon is a power game

影响长跑运动成绩的因素很多,但是可以简单分为能量系统及神经肌肉系统。过往我们的间歇跑、长跑很多着重在训练能量系统(但是却没有好好运动补给,黑人问号),而神经肌肉系统训练在世界可以说是被长期忽略,不少选手也不知道该如何好好肌力训练。

有效的肌力训练(不是练健力、健美,训练目标不同方式也不同),可以:

.增进跑步经济性 

.增加乳酸代谢速度(提高乳酸阈值) 

.增进最大速度

.增加肌肉抵抗疲乏的能力

.增加无氧运动能力

肌力训练,可以带来的成绩效益比多数跑者想像还大。核心稳定,让每踏下的一步,阿基里斯腱可以吸收更多的能量,让同样速度需要的能量更少,骨盆更加稳定,每一步的触地时间更短,可以计算看看每减少0.1、0.2 秒的触地时间,对于马拉松可以进步的时间有多少。更好的肌力,让跨出的步幅更大,如果每一步可以因此增加1 公分,完赛时间的差距,就可能是2-3 分钟的不同。要增进马拉松成绩,除了练跑更要合适的肌力训练。

上一篇

前美式足球员传授4招只用椅子完成的高强度居家训练

下一篇

运动强度会影响免疫能力?养成这种习惯才能避免感染风险

你也可能喜欢

评论已经被关闭。

插入图片
返回顶部

微信扫一扫

微信扫一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