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前有新闻报导,一位 23 岁的男模深夜运动时,突然心脏不适晕倒,送医抢救后仍宣告不治,判定为主动脉剥离导致血管阻塞。大千综合医院心脏外科主任杨智钧表示,主动脉剥离多数发生在 50 岁以上的高血压病人身上,除非本身有先天性疾病,否则很少发生在年轻人身上,但仍有一种情形可能是例外,就是「闭气用力」。
近年世界吹起健身风,不少人喜欢到健身房运动锻鍊身体,杨智钧指出,他曾在健身房看到民众「练太用力晕倒」的情形,健身界称为「努责」,医学上来说就是「持续闭气用力」的意思。

生活中「持续闭气用力」常见的例子就是搬很重的东西,一般人吸饱气、出力的瞬间会习惯闭气。同样的,在做重量训练时也会闭气出力,此时会导致胸腔内部压力瞬间增高,轻者会头晕目眩,严重时可能暂时影响血液回流而短暂休克,有时甚至造成大动脉受伤。除了搬重物、重量训练,如厕解便时也会闭气用力,有些人上厕所到一半突然休克在厕所裡,就是这种情形。
用力憋气改变血压 引发「努责现象」
卫生福利部南投医院复健科医师林建仲表示,当于重量训练如硬举或卧推时、搬起重物时、运送移动重物时、用力解便、咳嗽、呕吐、打喷嚏的时候,有些人会出现用力闭气或有憋气行为,就可能引发「努责现象」(Valsalva maneuver),产生短暂头晕、头痛、心悸甚至短暂晕厥等情形。

林健仲表示,平常人深呼吸之后闭气用力,这个动作会造成声门关闭 (glottis closed) 、胸内压力上升以及腹腔压力上升,进而出现一系列心脏血管的血液动力变化,包括用力初期增加的机械性胸腔压力,会出现短暂的血压上升,脉压差(指收缩压与舒张压之间的差值)稍增加,但可能只维持2、3秒。
接下来如果还持续的闭气用力,由于胸腹腔压力上升,下腔静脉回流的减少,心脏的血液输出量降低,反而造成了血压下降,脉压差减少,在持续闭气用力期间,可能会发生昏厥的情形。

努责现象可能冲击硬化血管 造成中风
林健仲表示,发生低血压会造成脑部或身体其他部位血液灌流不足、脑部缺氧。另外,在用力初期以及恢复期发生的血压上升现象,也有可能因为冲击到硬化的血管,造成血管壁上的斑块脱落,进而形成了脑血管栓塞性的中风,所以有这方面病史的人,运动时一定要特别谨慎评估自己的状况。
杨智钧主任提醒民众务必注意以下三点:
1. 重量训练时要选取适当的重量,出力的时候记得全程吐气、避免憋气。
2. 深夜血压容易变动,建议运动时段以早上 8:00-11:00 及下午 2:00-5:00 为主,是较适合一般人运动的时间。
3. 提重物、解便太用力也容易憋气用力,提重物要量力而为,预防解便过于用力,则记得多吃蔬菜水果避免便秘。图文/林以璿